骨肉星分天一涯,萱堂何处忆孤儿。
排愁正赖无声乐,遗兴学吟有眼诗。
丽句日逐三上尔,香醪时复一中之。
前年汉使来西域,笑我星星两鬓丝。
思亲有感
介绍
《思亲有感》是金末元初时期由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思亲有感》是一篇充满情感的诗歌,其语言朴实而深沉,情感真挚而热烈。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成为了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经典。
诗中“骨肉星分天一涯”这句表达了作者与家人分隔两地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天一涯”形象地描绘了天边的距离,强调了家族亲情的遥远和无法逾越的隔阂。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萱堂何处忆孤儿”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里,“萱堂”指的是母亲或祖母的居所,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宁。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在异地他乡,每当思念母亲时,只能通过想象她的模样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是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它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对亲情的深深依赖和执着追求。
“排愁正赖无声乐,遗兴学吟有眼诗”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应对态度和艺术修养。在这里,“无声乐”和“有眼诗”分别代表无音乐伴奏的歌唱和有视觉形象的艺术表现。诗人通过这两种形式来排解自己的忧愁,用艺术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苦难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不仅是个人的自我调节,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有力回应。
“丽句日逐三上尔,香醪时复一中之”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自律。在这里,“丽句”和“香醪”分别指代精美的诗句和美味的饮品,“三上尔”和“一中之”则意味着每天多次吟诵诗句,不时品尝佳酿。诗人通过这样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专注,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清高品格的决心。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思亲有感》作为一篇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家国情怀、人生哲理、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深刻反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传世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