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九龄行

我欲归休与愿违,而方知命正宜归。
闾山自有当年月,一舸西风赋式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侄九龄行》是元朝著名诗人耶律楚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送侄九龄行》的主要内容:

  1. 作者介绍: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是蒙古帝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宰相。他在金国担任尚书右丞时,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皇帝赏识。金国灭亡后,耶律楚材选择归隐,继续他的学术和政治活动。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还是一位文学巨匠。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感慨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2. 作品原文:原文如下:“我欲归休与愿违,而方知命正宜归。闾山自有当年月,一舸西风赋式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现实抉择之间的矛盾心理。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作品赏析:耶律楚材的诗歌常常融入了他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送侄九龄行》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的抒情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佳作。诗中的“我欲归休与愿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而“而方知命正宜归”则传达了诗人对天命的认识和顺应命运的态度。这种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层次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味。
  4. 创作背景:耶律楚材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他见证了金国与蒙古之间的战争,以及随后的元朝建立的历史变迁。这样的历史背景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诗歌。
  5. 艺术特色:《送侄九龄行》在艺术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首先,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诗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闾山自有当年月”中的“闾山”不仅指代具体的地理环境,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寄托或家族的荣耀。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一舸西风赋式微”,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赞美。

《送侄九龄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耶律楚材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文学和哲学的人而言,深入阅读并理解这首诗作,无疑会收获良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