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熊处士还山房

尚书旧隐在匡庐,乱后传闻宅已墟。
祠宇只今谁荐鞠,鬼神犹自护遗书。
石泉宛宛输池细,川树茫茫映日疏。
不识海昏熊处士,冥栖消息近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熊处士还山房》是宋代诗人范椁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及其相关介绍:

  1. 作品信息
  • 作者: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
  • 年代:宋季。
  • 体裁:七言律诗。
  • 内容:诗歌通过对庐山山房的描述和对熊处士的怀念,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作者简介
  • 范椁自幼家贫且早孤,通过刻苦自学,最终成为一位学者。他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曾任翰林院编修官等职,与当时的文学名家如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有《范德机集》传世。
  1.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文:尚书旧隐在匡庐,乱后传闻宅已墟。祠宇祇今谁荐鞠,鬼神犹自护遗书。石泉宛宛输池细,川树茫茫映日疏。不识海昏熊处士,冥栖消息近何如。
  • 译文:尚书的旧居在庐山之中,战后传闻其宅已破败。如今祠堂无人打扫,鬼神仍守护着那些书籍。石泉流淌如同细丝,溪边草木茂盛映照着太阳。但不知隐居于此的熊处士现在如何,他的隐居生活是否安好?
  1. 作品赏析
  • 范椁在这首诗中,不仅描述了庐山山房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好奇。诗中所描绘的山水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范椁的《赠熊处士还山房》不仅是一首描写庐山山房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山房的描写和对熊处士的怀念,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