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隐君秋江钓月图

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隐君秋江钓月图》是元代诗人范梈所作,一首描写秋江钓鱼场景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范梈: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家贫早孤,刻苦自学,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后荐为佐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又任闽海道知事等职。人称“文白先生”。有《范德机集》。
  1. 诗词原文
    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2. 诗词赏析

  • 画面描绘:诗中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色与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断云满路”和“碧窗晚”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明月何年青嶂秋”则暗示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主题思想: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江钓鱼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与渔翁的交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 艺术特色:范梈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他的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范梈的人生经历复杂多变,他曾北游卖卜,后在仕途上有过短暂的升迁,但最终又回归到简朴的生活之中。这种经历使他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 时代背景:元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矛盾突出。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寻求逃避现实的方式,如隐居山林、饮酒作乐等。范梈也不例外,他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1. 文学价值
  • 诗歌形式:这首七言绝句的诗歌形式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深度和美感,是元代诗歌的典范之一。
  • 艺术表达:范梈在这首诗中巧妙地结合了写景与抒情,通过对秋天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思想内涵:除了艺术价值外,这首诗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哲学价值。

《题黄隐君秋江钓月图》是范梈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创作出的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范梈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范梈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