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寿母

鹤发西风尚健身,彩衣天上四麒麟。
尔门皆可二千石,此母何妨五百春?
露下齐山红树晓,雨生滦浦绿波匀。
胜筵偶睹诸贤咏,尽敬东州学士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氏寿母》是范椁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寿母的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石氏寿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历史和文化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江西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自学。后以文才闻名,历任佐卫教授、翰林院编修官等职。
  1. 诗歌原文
    鹤发西风尚健身,彩衣天上四麒麟。
    尔门皆可二千石,此母何妨五百春?
    露下齐山红树晓,雨生滦浦绿波匀。
    胜筵偶睹诸贤咏,尽敬东州学士醇。

  2. 诗句解析

  • “鹤发西风尚健身”:描绘了一位年迈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表达了对长寿和健康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尔门皆可二千石,此母何妨五百春”:通过“尔门”和“此母”的对比,突出了寿母非凡的气质和地位。同时,“何妨”一词表达了对老人不拘一格生活态度的赞赏。
  • “露下齐山红树晓,雨生滦浦绿波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胜筵偶睹诸贤咏,尽敬东州学士醇”:展示了寿宴上的文化氛围,通过“诸贤咏”和“东州学士”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学者们的崇敬之情。

《石氏寿母》不仅是一首表现寿母风采的诗歌,也是对范椁个人经历和文学成就的反映。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