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怀京下旧游

平生不识张廷尉,中岁方逢马伏波。
昨见山川皆胆落,稍侵霜露始心和。
皇恩远荷优隆至,旅况深惭慨惜多。
天上故人安好在,西风迟暮意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闻县怀京下旧游》是元代诗人范椁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家乡和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下面将具体阐述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家贫早孤,刻苦自学,年三十六辞家北游。他先后在燕市卖卜,荐为佐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后又任闽海道知事等。因其卓越文才,有“文白先生”之称。
  1. 诗歌原文
    平生不识张廷尉,中岁方逢马伏波。
    昨见山川皆胆落,稍侵霜露始心和。
    皇恩远荷优隆至,旅况深惭慨惜多。
    天上故人安好在,西风迟暮意如何?

  2. 诗歌内容解析

  • 生平与仕途:范椁早年家境贫困且早孤,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学成才。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曾北游燕市、担任多种职务,最终成为翰林院编修官及闽海道知事等职。其一生可谓历经磨难,但始终不改初心。
  • 情感寄托:诗中提到“平生不识张廷尉”,指可能曾经未曾相识的朝廷重臣或显赫人物,而“中岁方逢马伏波”,“马伏波”指的是东汉名将马援,暗示诗人在中年时期遇到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年龄阶段的重大转折或重要经历。
  • 自然与心境:诗句“昨见山川皆胆落”,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的震撼和内心的激动,而“稍侵霜露始心和”则透露出经历了自然界的变化后,诗人的情感逐渐平和与接纳。这描绘了从激情到宁静的内心变化过程。
  • 感激与怀旧:“皇恩远荷优隆至”,诗人深感国家的恩典与厚爱,这种情感体现在他对皇恩的颂扬之中,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 旅途与感慨:“旅况深惭慨惜多”,反映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思念与期待:最后两句,“天上故人安好在?”和“西风迟暮意如何?”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晚期的淡淡忧愁。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徐闻县怀京下旧游》在艺术手法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如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方式,使诗歌更加丰富和生动。
  • 思想内涵:诗歌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徐闻县怀京下旧游》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凝聚了范椁个人的经历、情感以及对时代的认知,是研究元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理解,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