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窈窕辨精蓝,濯佩还思访古潭。
字扁孟家题处碣,洞留卢叟去时龛。
近人野鸟如曾识,问客山精不敢谈。
闻说平坡犹在上,登临虽倦且停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凭高窈窕辨精蓝,濯佩还思访古潭。
字扁孟家题处碣,洞留卢叟去时龛。
近人野鸟如曾识,问客山精不敢谈。
闻说平坡犹在上,登临虽倦且停骖。
上真应寺观寺后龙湫的描绘,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上真应寺观时所写。诗中的“卢叟”,是指唐代高僧卢鸿,他在年轻时曾隐居于此。据传,卢鸿曾在寺后的龙湫修炼成道。
这首诗描述了上真应寺观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气氛。从寺院的北方下马,经过数十次的曲折山路,最终找到了龙湫。在龙湫附近的巨石上有一座僧人的石窟,传说中云即唐卢叟所隐成道处,也就是卢鸿曾经修炼成道的地方。
诗中提到,当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卢鸿正在焚香诵经。听到有客人来临,他便停止诵经前来迎接。当时,他正为客人准备着茶。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真应寺观的自然美景和卢鸿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