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见人来问草堂,偶从燕坐忆沧浪。
地形远竞朝霞爽,林气清分宿雨香。
移石旋成行药径,障泉思引钓鱼航。
他年紫绶归黄阁,几杖苔生尽不妨。
雨后坐郝大参亭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坐郝大参亭子》是诗人范椁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元代,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官场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范椁(约公元1280年-约公元1349年),字国华,号东原,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深刻的感悟。
诗歌原文:每见人来问草堂,偶从燕坐忆沧浪。地形远竞朝霞爽,林气清分宿雨香。移石旋成行药径,障泉思引钓鱼航。他年紫绶归黄阁,几杖苔生。
主题内容:这首诗以“雨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中的“每见人来问草堂”表现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人们对他住所的好奇和询问。而“偶从燕坐忆沧浪”“地形远竞朝霞爽”则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余,回忆起往昔的经历和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移石旋成行药径,障泉思引钓鱼航”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超脱态度。
《雨后坐郝大参亭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范椁表达其人生哲学和对生活态度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元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