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合驿

一春归计又蹉跎,穷粤风光奈病何。
总有青山千万叠,行人长少鹧鸪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三合驿》是元朝诗人范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属江西樟树)人。家贫早孤,刻苦自学,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后成为翰林院编修官等。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有《范德机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一春归计又蹉跎,穷粤风光奈病何。总有青山千万叠,行人长少鹧鸪多。

  2. 诗歌鉴赏

  • 内容解析:诗中“一春归计又蹉跎”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之梦的无力感,“穷粤风光奈病何”则反映了他对南方风景的喜爱与无奈。“常有青山千万叠”描绘了自然美景,而“行人长少鹧鸪多”则通过生物来增添旅途的凄凉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尽管身处异乡,诗人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1. 作品背景
  • 范椁在元朝时期担任过多种官职,如佐卫教授、翰林院编修官等。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既有官场的波折,也有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 作为一位学者和诗人,范椁的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其诗作中常带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写作风格
  • 范椁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含蓄,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他的诗歌既具有江南水乡的柔美,也不乏北方雄浑的气息。
  • 范椁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过三合驿》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欣赏之情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示元朝社会风貌与文人心态的画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