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馆中闻莺》是元代诗人范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感伤的心情,以及春天景色中的哀愁情绪。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作者信息以及文学价值:
- 作者简介
- 范椁(范梈):诗人范椁是元代人,字亨父,号德机。他出生于清江,家贫早孤,但刻苦自学,年仅三十六岁就辞家北游到燕市。后来,他通过荐举成为了佐卫教授,迁任翰林院编修官,并最终担任了闽海道知事等职。范椁以其才华和学识闻名于时,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有《范德机集》传世。
- 诗作背景:虽然范椁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波折与失意。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羁旅之感和对政治的不满。诗中提到“春来羁思不堪论”,反映了他在春天到来之际,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苦闷和忧郁。
- 诗句原文与赏析
- 诗句原文:春来羁思不堪论,日日瞻星谒禁垣。昨夜归来津口听,娇莺啼断内城园。
- 诗意解析:范椁通过描绘自己因失意而感到的无奈心情,展现了一个身处困境却又不愿屈服的诗人形象。他不仅关注自然景物的变化,更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娇莺啼断内城园”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艺术特色:范椁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归自馆中闻莺》就是其典型的代表,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刻的主题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元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朝时期,政治环境复杂,文人多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范椁作为当时的一位知识分子,其诗歌创作必然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 个人经历:范椁的个人经历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背景之一。由于家庭贫困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他曾北游求仕,并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最终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离开。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文化与社会价值
- 历史意义:《归自馆中闻莺》不仅是一首反映当时文人生活状态的诗歌,也体现了元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它展示了元代文人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风情和文人心态。
- 教育意义:范椁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对于后世文人和读者具有很高的教育和启发意义。通过学习他的诗作,不仅可以领略古代文学的美,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社会责任感。
《归自馆中闻莺》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深入了解和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