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萨佥宪至岩头渡

石头渡口风烟古,洗盏开樽对浅沙。
郤唤掾曹无觅处,移船幽寺看黄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萨佥宪至岩头渡”是元代诗人范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介绍
  • 生平经历:范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为元代官员、诗人。他官至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
  • 文学成就:范梈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他的诗风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传世。
  1. 诗词原文
  • 原文内容:《送萨佥宪至岩头渡》原文如下:“石头渡口风烟古,洗盏开樽对浅沙。却唤掾曹无觅处,移船幽寺看黄花。”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首句“石头渡口风烟古”,通过“石头”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片古朴宁静的氛围,“风烟古”不仅描述了地理环境的沧桑,也暗喻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次句“洗盏开樽对浅沙”,则是一幅闲适的生活画面,人们在浅沙上饮酒赏景,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状态。第三句“却唤掾曹无觅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移船幽寺看黄花”,则是一种转折,诗人从对现实的无奈中寻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在幽静的寺庙中观赏着金黄色的秋菊,这菊花或许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艺术手法:范梈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黄花”可能暗指高洁的品质或坚强的意志,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远的寓意。

“送萨佥宪至岩头渡”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也是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追求的重要诗篇。通过对范梈此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