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
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
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
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
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
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
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
壶冰元自洁,瘴雨不劳空。
贱子嗟何幸,微心誓尽躬。
望来方切切,告别匪匆匆。
只为文科重,尤惭祖饯隆。
客魂消海鹄,病骨瘦溪虫。
谬敢辞王事,私尝泣老翁。
发缘思母白,颜每应人红。
傥使彝伦薄,其如禄养丰。
以兹三径抚,犹获二天蒙。
上幕刑虽简,沧洲道未穷。
且将心万叠,写入峄阳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是元代诗人范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而且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下面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品原文
    臬府群王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
    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
    虎豹精神肃,
  2. 诗歌赏析
  • 政治寓意:范椁在诗中通过“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的表述,暗示了当时政治体制的特点,其中官员们被置于朝廷之上,象征着一种权威与责任并存的政治格局。这种描述也反映了元初时期官场的某些现象,如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治的复杂性。
  • 社会影响:诗中提及“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展现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度以及对于不同民族和平共处的愿景。这反映出元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范椁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理念。
  • 历史地位:“一柱众流中”这句话形象描绘了国家在元初政治版图中的中心地位,如同一支支柱支撑着众多河流一样,强调了其不可动摇的重要角色。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时期,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均有别于前朝。范椁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政策导向的影响。元代政治上的集权与法制建设,使得文人士大夫在表达自己观点时需要格外谨慎。
  • 个人经历:范椁的个人经历也可能对其创作产生影响。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结合,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感受。

范椁的《寄福建杜廉访使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元初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以及文人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文学创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