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城东辟喧,孤坐书怀

始生值高秋,久客感流年。眷兹琳宇閟,瞰彼沧海壖。
雾畜朝雨泄,云泛暑风还。避人非绝俗,淹病实妨贤。
昉膺良辰会,适使中情宣。静能驱百虑,生已慕孤鶱。
焚香礼碧草,种玉思蓝田。焉得青鸟使?驰归王母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九日,城东辟喧,孤坐书怀’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这句话出自《晚秋赠刘逸人》一诗。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的孤独感和寂寞心情。

这首诗的前两句“八月十九日,城东辟喧”,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喧嚣的场景。八月十九日,通常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人们喜欢外出郊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然而,在城市中,人们往往被各种喧嚣所包围,如同被声音所淹没。诗人用“辟喧”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场景。这里的“辟”有推开、驱散的意思,表示声音四溢,无法抵挡。

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孤坐书怀”,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思考问题的情景。这里的“书怀”指的是读书时寄托情感、抒发思绪。诗人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他的内向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繁忙都市中的宁静画面。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