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菊吟

百华已烂漫,虐雨更及晨。
疾风吹青空,好日丽芳邻。
自知园居僻,少与繁会亲。
编篱种黄菊,元不计秋春。
昨朝新芽吐,大叶已轮囷。
轩昂各有意,未谓非其神。
故庐陵云下,苦壤多荆榛。
孤芳久不见,贳酒问远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检校菊吟》是诗人范椁的作品,而非元朝范梈所作。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出生于江西樟树的清江,家境贫寒,早年父母双亡,后刻苦自学,成为一位文学家。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范椁,字亨父,一字德机,江西樟树人,元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元诗选》中有详细记载,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学者,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被后人誉为“文白先生”。

  2. 诗歌原文
    百华已烂漫,虐雨更及晨。
    疾风吹青空,好日丽芳邻。
    自知园居僻,少与繁会亲。
    编篱种黄菊,元不计秋春。
    昨朝新芽吐,大叶已轮囷。
    轩昂各有意,未谓非其神。
    故庐陵云下,苦壤多荆榛。
    孤芳久不见,贳酒问远人。

  3. 作品赏析:范椁的这首《检校菊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黄菊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以及诗人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抒发。诗中的“百华已烂漫,虐雨更及晨”展现了菊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盛开的景象,而“疾风吹青空,好日丽芳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检校菊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范椁通过这首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强和乐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