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城驿亭

南游未是谪,北行不当归。
今旦陟崇冈,飘飘风吹衣。
始我在京时,双阙凝秋晖。
别来守穷海,故国音书稀。
窃禄滋愧负,何时睹柴扉。
胡不依白日,去即能如飞。
驿楼俯平川,其下白云围。
雨馀足稻粱,可以信丰饥。
去去道路远,王事毋稽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石城驿亭》是元朝诗人范梈的一首著名古诗,创作于13世纪。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石城驿亭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登石城驿亭》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作品翻译与注解

  • 译文:
    狂风呼啸声声入耳,高高地云霄,猿猴长啸声中透露着哀愁;清清的江水,白色的沙滩,鸟儿归巢,一片宁静。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零,长江滚滚向前奔腾不息。身在异乡,常年为客,年岁已老,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面对这无尽的凄凉。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使得两鬓白发日渐增多,颓唐之中,只能借酒消愁。
  • 注解:
    这首诗是范梈途经郢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沉痛思考。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1. 作者简介
    范梈(1276—1340),字子文,号东山逸民,南宋后期诗人,元初文学家,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高度的艺术美。他的诗作在当时就享有盛誉,被后人传颂不衰。

《登石城驿亭》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后世的赞赏,更以其深沉的情感内涵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