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水扬声似雨,幽人当窗碧弦语。
东里征夫去不归,一双蛾眉镜中舞。
年年井上攀辘轳,劳心只恐秋葵枯。
他家种得长生草,梅花落尽青青好。
辘轳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辘轳怨》
范梈的《辘轳怨》,一首七绝,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
诗中“门前水扬声似雨,幽人当窗碧弦语”,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门前的井水声大如雨滴,而幽居之人只能对着碧绿的琴弦低语倾诉。这样的场景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小院,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诗中的“东里征夫去不归,一双蛾眉镜中舞”,更是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酸。丈夫远征不归,家中的女子只能对着镜子描画自己,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古代妇女的生活状态——她们不仅要承受家庭的压力,还要面对丈夫不在身边的现实。这种生活的痛苦和无奈,通过这首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年年井上攀辘轳,劳心只恐秋葵枯”,这句诗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首诗的理解。这里的“辘轳”不仅是实物,更象征着生活中的艰辛和无助。女子每年都会攀着井上的辘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家种得长生草,梅花落尽青青好”,最后一句则以反衬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辘轳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让我对元代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首诗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