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

溪流一曲石为城,中有回澜分外清。
金盏萦纡天上泛,玉盘宛转镜中行。
日高松影侵衣碎,风绽杨花落帽轻。
我辈固知文字饮,凤笙龙管向谁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金涓,字道原,义乌人,本姓刘,先世因避秦武肃王嫌名而改姓金。生于元季,曾受经于白云先生许谦,学文于黄侍讲溍。虞文靖公集、柳文肃公贯交荐之,不起。后隐居教授青村,以诗文终其生。
  1. 诗歌原文
    溪流一曲石为城,中有回澜分外清。
    金盏萦纡天上泛,玉盘宛转镜中行。
    日高松影侵衣碎,风绽杨花落帽轻。
    我辈固知文字饮,凤笙龙管向谁鸣。

  2. 词句注释

  • “溪流一曲石为城”:指溪流蜿蜒曲折,石头砌成城墙,形象地描绘了溪边的景象。
  • “回澜分外清”:形容水流回旋时更加清澈。
  • “金盏萦纡天上泛”:比喻酒杯如同天上飞过的金盏,优雅而神秘。
  • “玉盘宛转镜中行”:形容酒器(如玉盘)在水面上旋转如镜面一般光滑。
  • “日高松影侵衣碎”:指太阳升高时,松树的影子映在衣服上,变得细碎。
  • “风绽杨花落帽轻”:形容微风吹起,杨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帽子上轻盈无声。
  • “我辈固知文字饮”:作者自谦,认为自己懂得品味文字带来的愉悦。
  • “凤笙龙管向谁鸣”:表达了一种无人能与之共鸣的寂寞感。
  1. 白话译文
    溪流蜿蜒曲折,石头堆砌成城,水中的涟漪格外清澈。金杯盘旋上升如天边的云彩,玉盘在水面上转动犹如镜中的影像。日高时松树影子投射到身上,衣衫被阳光照射得破碎;微风吹动杨花,轻轻落在帽子上。我们这些文人固然懂得欣赏文字带来的欢愉,但是没有人能理解这种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2.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金涓作为一位隐士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隐逸风气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了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3. 名家点评

  • 宋景濂评价金涓的青村气雄而言腴,文章雅健有奇气,不仅仅是擅长诗歌而已。
  • 王子充赠诗称赞金涓不仅诗文出众,而且性格豪迈。
  1. 轶事典故
    金涓的生平事迹并不多见,但他的文学作品却颇具影响力。据传他晚年隐居教授青村,以诗文终其一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虽然部分手稿在战乱中失散,但后世仍能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找到他的作品片段。金涓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研究元末明初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金涓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