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晓夜雨浪浪,并作芳斋六月凉。
倚杖出门田父乐,题诗呼酒野人狂。
不愁战地多兵甲,遂喜丰年足稻粱。
问讯草玄亭上客,竹林疏簟梦秋光。
喜雨寄杨伯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雨寄杨伯容》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滋润后的田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对友人杨伯容的问候和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金涓,本姓刘,出于躲避秦始皇时期的武肃王嫌名,改姓为金,生于元季。他曾经受过经学教育,学习古文并有卓越的见解,但最终选择隐居生活,教授青村。金涓的作品在战乱中丢失,但在后人的努力下得以整理出版。
诗歌原文:江城晓夜雨浪浪,并作芳斋六月凉。倚杖出门田父乐,题诗呼酒野人狂。不愁战地多兵甲,遂喜丰年足稻梁。问讯草玄亭上客,竹林疏簟梦秋光。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首句“江城晓夜雨浪浪,并作芳斋六月凉”以简练的语句勾勒出一幅清晨雨后,江城景色宁静美好的画面。接着“倚杖出门田父乐,题诗呼酒野人狂”,描写了农夫们在雨后的快乐与放纵。最后两句“不愁战地多兵甲,遂喜丰年足稻梁”,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时代丰饶收获的期盼和喜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雨寄杨伯容》不仅是元末明初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人们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