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
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
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
高贵。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辉法界,显灵慧。
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
瑞鹤仙 · 月照洞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鹤仙 · 月照洞庭’是一首由元代诗人长筌子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长筌子,名字失考,是全真道道士,曾避居泌阳(今河南驻马店)。他著有《洞渊集》五卷和《太上赤文洞古经注》、《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并自称“龟山长筌子”。
诗歌原文: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贵。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辉法界,显灵慧。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
词句赏析:该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法的领悟。其中,“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洞庭湖畔的自然风光。同时,“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则体现了作者对于天地万物的慈悲之心。此外,“贵高”二句,更是将作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瑞鹤仙 · 月照洞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宗教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洞庭湖夜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法的领悟,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