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哩行

胜气横千里,欢声洽万夫。
虎牙为后拒,犀首是前驱。
金练鸦光队,银枪雁子都。
率然乘伯哩,二战下崲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耶律铸的《伯哩行》是一首描绘元代军人英勇与决心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伯哩行》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的儿子,幼年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他的生平经历了父亲去世、担任中书省事等重要角色,并且在元世祖时期得到了重用。他的作品《双溪醉隐集》反映了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

  2. 作品原文:《伯哩行》以豪迈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元代军人的英勇与决心。诗中“胜气横千里,欢声洽万夫”描述了战场上的壮阔场面,以及士兵们的高昂士气和胜利的喜悦。“虎牙为后拒,犀首是前驱”描绘了将领们英勇善战的形象,他们像老虎一样勇猛,像犀牛一样坚毅,作为军队的先锋和后卫。“金练鸦光队,银枪雁子都”则形容了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率然乘伯哩,二战下崲峹”表达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3. 主题思想:《伯哩行》不仅是一首描述战争场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军人精神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激昂的语言,展示了元代军人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决心。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勇敢的精神。

耶律铸的《伯哩行》不仅以其豪放的气势和生动的意象著称,更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鼓舞人心的精神内涵,成为元代文学中的佳作。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勇气和决心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