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吹断柳花风,恨别苍苔满径踪。
幽梦已凭春领略,凝愁唯藉酒弥缝。
千山落叶沈残角,万壑归云入暮钟。
近说鬓毛浑白尽,可堪空忆旧音容。
春晚怀吕龙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晚怀吕龙山》
耶律铸的《春晚怀吕龙山》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宋诗。诗中以洞箫声、柳絮风、满径的苍苔和残角的落日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幽梦般的场景。在这首作品中,耶律铸通过这些具象化的景象,传达了深深的离情别绪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洞箫吹断柳花风”,这句开篇便勾勒出了一幅春风吹拂下的画面。箫声在柳花飘飞的风中被切断,象征着一种无法延续或中断的情感。这里的“恨别”不仅指对吕龙山的怀念,也暗喻着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与不舍。
“幽梦已凭春领略,凝愁唯藉酒弥缝。”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试图寻找慰藉的心情,但无奈内心的忧愁如同酒一般,难以用其他事物填补。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也揭示了其对现实的无力感。
“千山落叶沈残角,万壑归云入暮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千山披上了落叶,残阳如血,归云伴随着暮钟声缓缓落下。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无尽的哀愁。
“近说鬓毛浑白尽,可堪空忆旧音容。”这句话透露出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于逝去的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怀旧与悲凉。
耶律铸的《春晚怀吕龙山》不仅仅是对一段友情的缅怀,更是对人生、时间和变迁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