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云庵赵炼师

郊园日涉应成趣,远谢嚣氛思不群。
罨画溪边扃岫幌,碧桃花下列仙班。
千年往事随黄鹤,一片闲心伴白云。
纵倚风书徵不起,可无芳信寄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白云庵赵炼师》是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郊园日涉应成趣,远谢嚣氛思不群。
    罨画溪边扃岫幌,碧桃花下列仙班。
    千年往事随黄鹤,一片闲心伴白云。
    纵倚风书徵不起,可无芳信寄王孙。
  2. 作者介绍
  • 耶律铸(约1205年—1264年),字成仲,号双溪,元代义州人,是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自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其父去世后,他继承了中书省事务,上言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在宪宗攻打四川时,耶律铸担任侍卫,多次出奇计攻下城池。世祖即位后,他被拜为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他的诗作多有反映时代变迁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内容,其作品《双溪醉隐集》传世。
  1. 主题解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愿望。首联“郊园日涉应成趣,远谢嚣氛思不群”描绘了诗人每天在郊外漫步,享受自然之美,远离尘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悠闲心境。颔联“罨画溪边扃岫幌,碧桃花下列仙班”则通过写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精神独立的独特情怀。
  2. 艺术特色
  • 耶律铸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诗中的“罨画溪”、“碧桃花”等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元素。
  • 诗句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如“扃岫幌”、“列仙班”等,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在当时具有普遍的共鸣,因此能够流传至今。
  • 元曲在元代也极为流行,耶律铸的这首七言律诗与元曲的风格相近,可见其在艺术上的造诣。
  1. 历史影响
  • 作为元代的诗歌,《寄白云庵赵炼师》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中国文学史上,这首诗的地位不可小觑。它不仅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的重要窗口。

《寄白云庵赵炼师》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无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这都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