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丕受禅碑有感

从此建安王气衰,君臣离合可伤悲。
几人石上留名日,千载世间不毁时。
过客未知谁氏迹,野夫犹道汉家基。
临风读罢一长叹,却是曹丕受禅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曹丕受禅碑有感》是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耶律铸(1220年—1304年),字成仲,号双溪,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父亲曾担任中书省事,并上言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这样的家庭背景为耶律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使其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见曹丕受禅碑有感》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形势有着密切联系。建安时期是东汉末年的一段历史阶段,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继位,建立了魏国。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建安”,而“从此建安王气衰”一句,正是暗指了魏朝的衰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化。

在这首诗中,耶律铸巧妙地将历史人物曹丕与汉献帝的命运紧密联系,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经历,反映出君臣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写法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变迁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

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之间关联的深刻思考。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获得历史的启示和人生的感悟。

《见曹丕受禅碑有感》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回顾,让读者得以窥见历史的风云变幻,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