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青海

归心日夜忆咸阳,海角天涯不是长。
今夜月明何处好,北风低草见牛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耶律铸的《夜泊青海》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咸阳的深深怀念,以及他在异地他乡夜晚泊岸时的感慨之情。以下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元初大臣。他是耶律楚材之子,其母为汉人苏氏。在元代政治舞台上,他曾担任中书省事,上疏提出治国良策,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 文学贡献:耶律铸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世赞誉,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豪放的气势,也有细腻的情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夜泊青海》归心日夜忆咸阳,海角天涯不是长。今夜月明何处好,北风低草见牛羊。
  • 译文:日夜思念着遥远的家乡,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有一个咸阳的影子。海角天涯虽然遥远,但并非没有尽头。今晚明月照耀下的青海之滨会是最佳去处吧?北风吹拂草地,牛羊悠闲地觅食。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诗人通过对比“海角天涯”与“咸阳”的距离感,表达了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总有一份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诗人也在表达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旅行体验,即在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自由。
  • 艺术特色:耶律铸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明月、牛羊等),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此外,诗中的“海角天涯不是长”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豁达胸怀和不屈的精神面貌。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朝初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时期。诗人耶律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既要应对国家的大事,又要抒发个人的情怀。因此,他选择了这首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 个人经历:耶律铸一生经历了从政到隐居的转变。在担任中书省事期间,他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政策建议;但后来因故被罢免,转而隐居山林。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

耶律铸的《夜泊青海》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而且在内容上也深刻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了解和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