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猎诗二首

营表交驰突骑过,射声云布已星罗。
诏官点检貔貅数,奏比年来百万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猎诗二首》是元代诗人耶律铸所创作的一首咏史之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一场壮观的狩猎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下面将详细探讨其内容和艺术特色: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代:《大猎诗二首》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属于元代。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其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
  • 作者生平:耶律铸(1220-1295),字唐臣,号东山居士,是一位具有文学成就的元代官员。耶律铸曾历任中书左丞相等职,对元朝的政治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1. 诗歌内容
  • 第一首诗的内容与主题:首句“营表交驰突骑过”描绘了骑兵们在战场上的快速穿梭,如同军中的旗帜交错,形象地表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与骑士们的英勇。接下来“射声云布已星罗”描写了箭手们密集地布置,如同天空中的星星一般,显示出战斗前的严密部署。而“诏官点检貔貅数,奏比年来百万多”则表达了朝廷对此次狩猎的重视程度,以及可能出动的兵力规模。
  • 第二首诗的内容与主题:首句“网络周阹万里疆,幅员都是禁围场”描绘了广阔的狩猎区域,形容狩猎的范围之广,界限之严。接下来的“传言羽猎争来道,有诏唯教静虎狼”反映了狩猎时人们对于野兽的畏惧与驯服,体现了狩猎活动的严肃性与规矩性。最后一句“传羽猎将来到,有诏唯教静虎狼”则是对整个狩猎过程的总结,强调了皇帝的命令是为了教导和驯化猛兽,而非单纯的杀戮。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耶律铸在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营表交驰突骑过”、“射声云布已星罗”、“四山旗似晴霞卷”,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激动人心的狩猎现场。
  • 情感表达:耶律铸通过对战争与狩猎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军事纪律的尊重。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和批判。

《大猎诗二首》不仅是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批评。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