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题李隐君文集

扣声寂寞播阳春。看流水混行云。大雅扶轮。忍颜继、齐梁后尘。
清风明月,四时长在,光景自长新。不见谪仙人。更何处、乘槎问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常引 · 题李隐君文集》是一首由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耶律铸,字晋卿,号东山野客,元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致、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词原文
    扣声寂寞播阳春。看流水、混行云。大雅扶轮。忍颜继、齐梁后尘。清风明月,四时长在,光景自长新。不见谪仙人。更何处、乘槎问津。

  2. 诗词赏析

  •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如“扣声寂寞播阳春”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而“看流水混行云”则表现了流水与行云的和谐共存。
  • “大雅扶轮”可能指文人雅士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齐梁后尘”则可能暗指前人的成就或影响,表达了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尊敬和向往。
  • “清风明月,四时长在,光景自长新”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中不变的美的理解。
  • “不见谪仙人”中的“谪仙人”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人的敬仰和追寻之情。而“更何处、乘槎问津”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探讨是否存在通往未知世界的路径。

《太常引 · 题李隐君文集》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之美的诗词,更是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还体现了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奥秘的深入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