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采桂枝

分明相外归宗祖,道眼俱全。出入绵绵。升降浮沉任往还。
最幽玄。日精月髓安炉内,一气烹煎。丹就凝然。皎皎光明滚上天。
化飞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转调采桂枝》是元代侯善渊的词作。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道家修炼境界的追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外在世界的超然物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背景、内容及其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
  • 侯善渊(约公元1325年—约公元1387年),元代著名文学家、道士,与赵孟頫等人齐名,被后人尊称为“元初四大家”之一。他的生平事迹虽然不甚详尽,但可以从他的作品和成就中窥见一二。
  1. 作品原文
  • 《转调采桂枝》全文如下:
分明相外归宗祖,道眼俱全。出入绵绵。升降浮沉任往还。最幽玄。  
日精月髓安炉内,一*烹煎。丹就凝然。皎皎光明滚上天。化飞仙。  
  1. 作品内容解析
  • 分明相外归宗祖:这句话表达了超脱世俗,回归内心深处,寻找本源之意。它描绘了一个修炼者在内外之间游走自如,修行深邃无尽的状态。
  • 道眼俱全:道眼即道教修炼中的双眼,全意即完全具备。这句话强调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双眼应始终关注于内心的世界和外在的规律。
  • 出入绵绵:描述了修炼者在内外之间自由穿梭的状态,既体现了修炼的深度,也反映了修炼的广度。
  • 升降浮沉任往还:这句话描绘了修炼过程的起伏和变化,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都应在自然之中,顺其自然地完成修炼。
  • 日精月髓安炉内:日精指太阳之精华,月髓指的是月亮之精髓。这句话表明修炼者需要通过内修,摄取日月之精华,以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提升。
  • 一*烹煎:这里的“一*”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炼丹方法或仪式,而“烹煎”则暗示了炼丹过程中的火候掌控。
  • 丹就凝然:丹即炼制的丹药,凝然表示丹药炼制成功时的状态,意味着修炼者已经成功获得了仙体。
  • 皎皎光明滚上天:这句形容了丹药炼成的光辉灿烂,以及修炼者由此获得的身体升华。
  • 化飞仙:最后一句意味着修炼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了飞升成仙的境界。
  1. 作品文化意义
  • 《转调采桂枝》不仅是一首词作,它还反映了元代道教修炼文化的风貌。在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倾向于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等道教修炼的目标,而《转调采桂枝》恰好捕捉到了这一时代背景下修炼者们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 通过对《转调采桂枝》的解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其中所体现的道眼俱全、升降浮沉等概念,不仅仅是对修炼过程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奥秘探索的哲学思考。

通过对《转调采桂枝》的介绍,可以看到这首词作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道家修炼哲学思想的宗教文献。它不仅反映了元代道教修炼文化的风貌,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