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泽天泉上人

湖外三天竺,溪边九里松。
禅心秋寺月,诗思晚林钟。
齐己名无敌,支郎说有宗。
京华同惜别,泽国几时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泽天泉上人》是元代著名诗人柯九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其独特地位,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和文人墨客交流的重要文献。下面将详细探讨《送泽天泉上人》的各个方面:

  1. 诗歌背景
  • 诗人简介:《送泽天泉上人》的作者是元代的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柯九思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即位后,被授予典瑞院都事,后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后,他流寓江南,博学能文,擅长楷书、画墨竹。
  • 创作时间: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日期,历史资料并未明确记录。但根据诗的内容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柯九思游历至某地或与友人离别时所作。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描绘:诗的开头即描绘了湖外的三天竺以及溪边的九里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禅意与诗情交织:“禅心秋寺月,诗思晚林钟”这两句通过对比“禅心”与“诗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及其对禅宗与诗歌的深刻理解。
  • 人物关系表达:“齐己名无敌,支郎说有宗”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同僚或朋友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1. 艺术特色
  • 形式与结构:《送泽天泉上人》采用的是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代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较好地展现诗人的情感与哲理。
  • 用词考究:诗中的用词十分考究,如“溪边九里松”、“秋寺月”等,这些词汇的选择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反映了诗人的学识和修养。
  1. 文化意义
  • 佛教文化体现:诗中多次提及佛教元素,如“禅心”、“寺月”,这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影响,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
  • 文人墨客的交流:诗中对齐己和支郎的评价,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深受前辈影响,同时也展示了元代文人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1. 社会影响
  • 诗歌的传播:《送泽天泉上人》作为元代的一首诗歌,虽未留下详细的传播记录,但其在文学史和艺术上的卓越表现,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人作品的研究价值:作为研究元代文学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文献,此诗对研究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送泽天泉上人》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同时也是研究元代文化、宗教和文人交往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