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
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
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
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
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
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
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
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
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
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
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
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
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是元代诗人王士熙的作品。王士熙,字继学,元东平人,善画山水,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夫君黄鹄姿,气排青云上,
嵯峨柏树枝,冰霜激清赏。
锋错太阿鲜,韵叶玄石响。
淮海今胜区,疆场记畴曩。
省俗出凋瘵,主画酬鞅掌。
南浦春波深,迢迢桂舟往。
论交心独倾,抚别意增惘。
古殿琼花开,题诗寄遐想。诗歌鉴赏:
- 首联“夫君黄鹄姿,气排青云上”描绘了郭子昭的卓越气质和超凡脱俗的品格。黄鹄比喻其才华出众,青云比喻其志向高远。
- 颔联“嵯峨柏树枝,冰霜激清赏”则形容郭子昭如同参天之柏,坚韧不拔,同时他的品格也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
- 颈联“锋错太阿鲜,韵叶玄石响”通过比喻表达了郭子昭在政治斗争中的机智与果断,以及他的诗文韵味悠扬,如同玄石击水之声。
- 尾联“南浦春波深,迢迢桂舟往”则展现了郭子昭即将离开的离别之情,南浦象征着离别之地,而迢迢桂舟则意味着行舟远去的情景。
-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郭子昭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才华、性格以及即将面临的挑战。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 写作背景:
-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创作于元代,此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文人面临着种种困境与挑战。
- 王士熙作为一位官员,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或流放,因此他选择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慨和祝愿。
- 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且具有象征意义。
- 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兴、比喻等,使得诗歌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
- 结构上,全诗分为四节,每节都有清晰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 文化影响:
-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 它不仅是王士熙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通过对郭子昭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而又面临挑战的人物形象。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