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即事

长夏禅房绝点埃,郁蒸襟袖迥然开。
半轩流水移天去,满榻雄风送雨来。
不记闲愁千万种,有时清唱两三杯。
轻鸥也自知人意,浮入惊波却便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堂即事》是元代诗人郝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在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金亡后随张柔、贾辅迁徙至顺天,后应世祖忽必烈之召入王府,为翰林侍读学士。他在位期间积极献策,被留真州十六年,终于在元朝建立后又卒,谥文忠。
  2. 诗词原文
    长夏禅房绝点埃,郁蒸襟袖迥然开。
    半轩流水移天去,满榻雄风送雨来。
    不记閒愁千万种,有时清唱两三杯。
    轻鸥也自知人意,浮入惊波却便回。
  3.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南堂即事》以禅房为背景,通过“长夏”、“郁蒸”等词汇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稍带忧郁的场景。诗中还通过“半轩流水”、“满榻雄风”等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豪放。
  • 情感丰富:诗中的“不记閒愁千万种”,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态度;而“有时清唱两三杯”,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细腻。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对比手法,如将“长夏禅房”与“移天去”的轩水相映衬,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雄风送雨来”与前面的“郁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动感。

《南堂即事》不仅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受到后世的赞誉,更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元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