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墙叹

危墙阔峻倒插棘,四檐抵匝无罅隙。东日晒透西日炙,周兴铁瓮炽火逼。
置予此中不许出,虐哉狠墙甚狠石。呜呼何时见天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狠墙叹》是元代诗人郝经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危墙阔峻倒插棘,四檐抵匝无罅隙。东日晒透西日炙,周兴铁瓮炽火逼。置予此中不许出,虐哉狠墙甚狠石。

  2. 诗歌背景

  • 作者郝经是元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生于金朝灭亡后的乱世之中。金亡之后,他迁移至顺天,并曾短暂在张柔、贾辅家中居住。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他曾被贾似道扣留,历经长达十六年的艰难岁月。最终,在他逝世后获得谥号“文忠”。
  • 郝经在世时致力于撰写各种书籍,包括《继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以及他的文集《陵川文集》,展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实践应用的志向。
  1. 诗歌鉴赏
  • 从诗的内容来看,《狠墙叹》通过描述一座无情之墙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希望的追求,以及对压迫与束缚的反抗。诗中的“狠墙甚狠石”形象地描绘了无情之墙的坚硬与冰冷,象征着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与社会的冷酷无情。
  • 诗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与现实生活的苦难相呼应,揭示了作者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压迫下的无奈与辛酸。
  1. 社会影响
  • 《狠墙叹》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它也是研究元代社会状况、文化氛围以及作者个人经历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 作为元代文学的一部分,《狠墙叹》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狠墙叹》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更是了解元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以其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