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仅百步,花竹艺两行。垂垂结夏实,萧萧吹昼凉。
盆池晓更静,照我须鬓长。复有青青蒲,风至互低昂。
人生百岁中,弱草栖萤光。亮无贞坚节,何以御雪霜?
达人岂求名,进善贵自强。用世苟不能,退居固其常。
旧种竹数十,生笋已满园。今年笋更繁,𧥄𧥄穿邻垣。
山童斸烟雨,便欲供朝餐。独不忍馋口,保此青琅玕。
物微志则远,当异今日观。平生迟暮心,与尔同岁寒。
种苋甲已坼,苦菜行亦秀。耰锄不惮勤,常恐地力瘦。
旦旦望其长,灌溉那敢后。墙头有蓬蒿,不种而自茂。
此意定如何?为尔吟清昼。
艺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艺圃”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园林。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明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小巧玲珑、古朴幽深而著称。
艺圃的名字来源于其历史背景和设计理念。据记载,园主姜采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文人,他在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将园子归置于山东莱阳,后来改名为艺圃。艺圃的设计体现了明代园林的特色,即追求自然、质朴和简练的艺术风格,而非繁复堆砌。
艺圃的建筑布局简洁开朗,全园没有过多繁琐的装饰,展现出一种自然朴素的风格。这种设计使得艺圃成为了一个宁静的观赏空间,也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场所。艺圃中的建筑和植被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展现自然的美和诗意。例如,园中的迎客蔷薇攀墙而立,粉红色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为园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同时,艺圃还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元素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如诗中所述,“垂垂结夏实,萧萧吹昼凉”,描绘了夏日的宁静与生机,这些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艺圃的自然之美。
艺圃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园林,更是一个充满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景点。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和欣赏。通过参观艺圃,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