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

楼下清溪夏亦寒,溪头个个白鸥闲。
风回绿卷平堤水,林缺青分隔岸山。
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绝怜与子同清赏,拟向云霄共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是元朝诗人倪瓒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倪瓒的生平:倪瓒(约1301年-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又号懒道人,是中国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其中《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 作品风格:倪瓒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其诗风既清雅脱俗,又不乏深意。在《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中,他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与追求。
  1. 诗词原文
  • 原文展示:楼下清溪夏亦寒,溪头个个白鸥闲。风回绿卷平堤水,林缺青分隔岸山。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绝怜与子同清赏,拟向云霄共往还。
  • 诗意解析:首联“楼下清溪夏亦寒,溪头个个白鸥闲。”描绘了夏日里,溪水依旧清凉,岸边白鸥悠闲地栖息。颔联“风回绿卷平堤水,林缺青分隔岸山。”则展现了一幅风动水面波澜,两岸青山相间的生动景象。颈联“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表达了对于高处不胜寒的向往,以及泛舟五湖的闲适。尾联“绝怜与子同清赏,拟向云霄共往还。”则是作者对友人共同欣赏美景并一同畅谈理想的期待。
  1. 创作背景
  • 地理位置:溪山胜概楼位于惠山附近,是一个观赏山水美景的理想之地。元朝华锳所建造的这座楼阁,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交流思想、吟咏自然的场所。
  • 文人聚集:当时的惠山一带,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赏并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倪瓒和友人伯雨登上胜概楼,共同赏析眼前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社会环境:元朝时期,政治相对宽松,文人得以较为自由的进行创作活动。《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孕育而生的一首佳作。

通过对《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倪瓒作为元代杰出诗人的文学成就,也能体会到当时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