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适偶入城,本是山中客。
舟经二王宅,吊古览陈迹。
松阴始亭午,岚气忽敛夕。
欲去仍徘徊,题诗满苔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余适偶入城,本是山中客。
舟经二王宅,吊古览陈迹。
松阴始亭午,岚气忽敛夕。
欲去仍徘徊,题诗满苔石。
《己卯正月十八日与申屠彦德游虎丘得客字》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倪瓒的作品。该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探讨这首诗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倪瓒的背景信息。他是元明两代间的杰出文人,出生于元朝末年的一个富庶之家,因其博学、好古和洁癖而闻名于世。作为一位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意境幽深著称,被誉为“元季四家”。其作品多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精神。
诗的原文是:“余适偶入城,本是山中客。舟经二王宅,吊古览陈迹。松阴始亭午,岚气忽敛夕。欲去仍裴徊,题诗满苔石。”这简短的句子通过描绘游历虎丘时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传达了诗人内心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诗中的“虎丘”是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苏州市郊,历史上以其秀美的山川和丰富的文化遗迹闻名。
《己卯正月十八日与申屠彦德游虎丘得客字》不仅反映了倪瓒个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此诗的深入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及文人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