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 伤心莫问前朝事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限消魂。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闲身空老,孤篷听雨,灯火江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是元代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散曲。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思考。《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以及艺术特色如下:

  1. 创作背景
  • 历史与文化背景:《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元末明初的战乱和动荡为许多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倪瓒作为元末四大家之一,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 个人经历:据史料记载,倪瓒在游历越王台时触发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因此产生了创作此曲的念头。
  1. 内容赏析
  • 开头交代游览的地点:诗篇以简洁的语言开篇,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理位置,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地理环境。
  • 写景:随后的三四五句主要描写了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 抒发怀旧之情:后六句则转变为抒情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前朝往事的悲叹。这种转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 艺术特色
  • 豪迈超逸的风格:此曲整体风格豪迈超逸,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 悲而壮的艺术处理:通过对前朝往事的回顾,诗人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处理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点,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 清而远的艺术效果:整首作品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作为元代的一首经典散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注解

越王台:当是越王勾践所築的台榭。

鹧鸪啼处:李太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遮鸪飞。」这裏用其意,而以「东风草绿,残照花开」,烘託其荒凉的景象。

「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句:故国已成青山,乔木已长苍苔,极力形容其荒凉寂寞的景象。

素影:指明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