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说故乡淮甸好,雄谈满座建瓴倾。
侵晨放鹤摩霄影,半夜归船逆水声。
和洽恍同跻寿域,太平何待筑长城。
而今破帽秋风客,懒逐雕鞍喝道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尚说故乡淮甸好,雄谈满座建瓴倾。
侵晨放鹤摩霄影,半夜归船逆水声。
和洽恍同跻寿域,太平何待筑长城。
而今破帽秋风客,懒逐雕鞍喝道行。
《八次韵奉简郑士行》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唐桂芳,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元明间的歙县人。他从小跟随洪焱祖学习,后来在元至正年间担任崇安县教谕和南雄路学正。因不愿出仕朱元璋,他在元朝灭亡后辞官归隐,并在朱元璋定徽州时被征召出仕,但最终选择辞谢。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有《白云集》等作品传世。
诗歌原文:尚说故乡淮甸好,雄谈满座建瓴倾。侵晨放鹤摩霄影,半夜归船逆水声。和洽恍同跻寿域,太平何待筑长城。而今破帽秋风客,懒逐雕鞍喝道行。
诗歌赏析:《八次韵奉简郑士行》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七言律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表达了对故乡淮甸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中通过对早晨放飞仙鹤、夜晚归家船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和谐太平世界的向往与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八次韵奉简郑士行》是唐桂芳在元末明初创作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