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运同思归韵

平生节操许谁过,满面霜风白发多。
文体暗中知沈谢,诗情灰里得阴何。
功名大似梦槐国,身世不须营茧窝。
却笑江州老司马,青衫未肯换渔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运同思归韵》是元末明初唐桂芳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功名和世事的深刻感悟。唐桂芳的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哲学观。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具体分析:

  1. 生平节操与岁月变迁
  • 节操许谁过:诗中“平生节操许谁过”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暗示了人应当如何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受外界影响。
  • 白发与霜风:诗句“满面霜风白发多”描绘了作者随着岁月流逝而容颜苍老,白发增多的情境,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认识。
  1. 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
  • 文体暗中知沈谢,诗情灰里得阴何:此句表明唐桂芳擅长于将古典文学的精华融入诗歌之中,通过对比古今诗人的风格,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修养。
  • 功名大似梦槐国,身世不须营茧窝:在这句中,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脱名利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追逐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1. 社会观察与批判态度
  • 却笑江州老司马,青衫未肯换渔蓑:这里反映了唐桂芳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通过对比古代隐逸之士与现实社会的冲突,表达了他对于传统士大夫生活方式的向往。
  • 青衫未肯换渔蓑:此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即使面对世俗的挑战,也愿意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和王运同思归韵》是唐桂芳在元末明初创作的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从而更好地欣赏并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