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籍贤侯继世勋,眼看稚子更能文。
读书溪上一篷雨,对酒山中满屋云。
莺语垂杨知唤友,马嘶芳草怅离群。
明宵竹所谈棋处,敲落灯花转忆君。
送欧阳舍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欧阳舍人》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诗词之一,表达了对师恩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曾巩的这封信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当时正值庆历六年(1046年)夏天,曾巩奉父亲之命写信请欧阳修为已故祖父曾致尧作一篇墓碑铭。
这封信不仅体现了曾巩对道德文章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对恩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曾巩在信中分析了铭志作用及流传条件,阐述了“立言”的社会意义,并阐发了“文以载道”的主张。这些论述不仅彰显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文章的重视。
曾巩的这首诗词以其深情厚意、典雅工整而著称。《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中的“辱子问吾庐,辉如就宾庑。足音固可喜,况久捉松尘”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欧阳舍人在归觐时的盛况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而“有如仰天潢,势岂识津渚。又若马牛然,安能望熊虎”则表达了曾巩对友人远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平安顺利,如鹰击长空,无所不能。
《送欧阳舍人》不仅是一封充满情感的信,更是一首表达对恩师尊敬与感激之情的诗词作品,展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词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