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明德上合肥县尹

未拜柏台真御史,暂为花县古诸侯。
诗书河北无双士,山水淮西第一州。
但学此邦包孝肃,会看今世鲁中牟。
龟峰目送风帆远,别后新文肯寄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明德上合肥县尹》是元代诗人洪焱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诗人洪焱祖,字潜夫,号杏庭,是元朝徽州歙县人。他由平江路儒学录迁任绍兴路儒学正,调至衢州路儒学教授,后擢任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杏庭摘稿》和《尔雅翼音释》等。

  2. 诗篇原文

未拜柏台真御史,
暂为花县古诸侯。

诗书河北无双士,
山水淮西第一州。

但学此邦包孝肃,
会看今世鲁中牟。

龟峰目送风帆远,
别后新文肯寄不。

  1.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首句“未拜柏台真御史,暂为花县古诸侯”中的“柏台”象征着朝廷,表达了虽然尚未正式成为御史,但已展现出非凡才能,即将赴任合肥县尹的荣耀与责任。次句“诗书河北无双士,山水淮西第一州”赞美了李明德在文学和地理知识方面的卓越才华,暗示他在地方治理上的能力和成就。第三句“但学此邦包孝肃,会看今世鲁中牟”则表达了对李明德的期许,希望他能像历史上的包拯一样,在治理中展现廉洁和公正。末句“龟峰目送风帆远,别后新文肯寄不”则是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分别时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2. 艺术手法分析:《送李明德上合肥县尹》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柏台”象征着朝廷,“花县”则暗指合肥,这些都是对合肥县的生动描绘,使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无双士”、“目送”、“风帆远”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送李明德上合肥县尹》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价值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