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次张行中韵

开门方觅句,折简复论诗。
每到真成趣,由来不费辞。
艰深文浅近,臭腐化神奇。
得失真悬绝,须劳一转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论诗次张行中韵》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凌云翰,字彦翀,浙江仁和人,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在政治生涯上有过波折。以下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1. 诗人简介
  • 凌云翰的生平与作品:《论诗次张行中韵》是凌云翰的代表作之一。凌云翰不仅工于诗词,且涉猎广泛,通晓经史。在元朝灭亡后,他经历了一段颇为曲折的政治生涯,曾因事获罪南荒。尽管如此,他的才华并未因此埋没,仍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其中就包括《论诗次张行中韵》。
  1. 诗句解析
  • 诗句原文:开门方觅句,折简复论诗。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寻找创作灵感时的态度。他通过“开门”比喻面对世界或生活时的开放态度,而“方觅句”则说明他在努力构思、寻找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句子。
  • 诗句原文:每到真成趣,由来不费辞。
  • 此句强调了创作过程中的自然和真实。真正的艺术往往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而是作者内心真情流露的产物。
  • 诗句原文:艰深文浅近,臭腐化神奇。
  • 此句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文学作品可以浅显易懂;另一方面,它们又可能包含深刻的意义和思想。这种矛盾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和有趣。
  • 诗句原文:得失真悬绝,须劳一转移。
  • 这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他认为诗歌的价值在于传达真善美,但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凌云翰通过对《次张行中见寄韵》的阐述,展现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 历史价值:作为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凌云翰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

凌云翰的《论诗次张行中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