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波城下自涟漪,一舸夷犹任所之。
月过女墙潮落后,烟笼寒水夜分时。
双双堂燕衔沉见,白白淮鱼入馔知。
期子有才如杜牧,此行莫惜重题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波城下自涟漪,一舸夷犹任所之。
月过女墙潮落后,烟笼寒水夜分时。
双双堂燕衔沉见,白白淮鱼入馔知。
期子有才如杜牧,此行莫惜重题诗。
《分题得杜士能秦淮杂言十二韵》是唐代诗人高适在天宝年间(约742年-75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杜士能时所作,通过对当时金陵的繁华景象与杜士能的离开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联“江边柳色正依依,两岸莺声相应啼”,描绘了春天时节,江边柳树摇曳生姿,黄莺啼叫的景象,营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画面。颔联“春风桃李争妍发,日日江头酒家眠”,则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桃花盛开,人们纷纷饮酒作乐,享受春光。颈联“谁家红袖当筵舞,谁家彩船载妓归”,通过描写歌舞和船只的繁忙场景,表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尾联“我亦留连君去后,江头杨柳两三枝”,诗人感叹自己在朋友离去后,只能独自留连于江边的杨柳之下。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有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体现了高适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