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文奉亲图

敬亭山远白云层,如此高堂岂易升。
举足不能忘父母,介眉犹可及宾朋。
夏萱傍砌欣同赏,春酒盈觞忆自称。
锡类极知谁考叔,夜窗看画重挑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仲文奉亲图》是元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敬亭山的遥远白云和家庭的深情,展现了对父母的孝顺与亲情的重视。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孙仲文奉亲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的作品。诗的内容如下:
    敬亭山远白云层,如此高堂岂易升。
    举足不能忘父母,介眉犹可及宾朋。
    夏萱傍砌欣同赏,春酒盈觞忆自称。
    锡类极知谁考叔,夜窗看画重挑灯。

  2. 诗歌背景:凌云翰,字彦翀,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他的诗作在元末明初享有盛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诗歌鉴赏: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父母的尊敬。其中“敬亭山远白云层”一句,以敬亭山的遥远和白云的缭绕,烘托出画面的深远与宁静,暗示了孙仲文对家庭的尊重和对父母的深情。“如此高堂岂易升”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认识。而“锡类极知谁考叔”则透露出作者对孝道的推崇,认为孝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最后一句“夜窗看画重挑灯”,则体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人,通过观赏绘画来寄托哀思的情景。

  4. 诗歌影响:作为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凌云翰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孙仲文奉亲图》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家庭观念。凌云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孝道的尊崇。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为研究元代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