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隐为金木才赋

先生冢世出㭦侯,种菊关心事颇幽。
清节独存三径晚,黄花又度一年秋。
尺书本草呼儿读,斗酒餐英与妇谋。
宅相作文因报德,南阳从此在南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菊隐》并非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作品,而是明初诗人张昱的诗作。《菊隐斋,为金子才赋》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以下将对这首诗及其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张昱(约1356年-约1415年),字子光,号海岳外史,明朝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出生于江苏太仓,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匠,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初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超脱。张昱通过描绘自己园中种植菊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归隐生活的志趣和对古代名士的追慕。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原文
    “莳菊家园作隐沦” —— 种菊花的家园就是我的隐居之处。
    “清节独存三径晚” —— 只有清廉的节操才能独自在三间草堂里延续到晚年。
    “黄花又度一年秋” —— 黄色的花再次盛开,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
    “尺书本草呼儿读” —— 用尺子量好草本植物让孩子们读书。
    “斗酒餐英与妇谋” —— 用酒来庆祝,与妻子一起品尝菊花的美。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张昱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隐居生活与外界纷扰相对比,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美德的颂扬。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张昱的《菊隐斋,为金子才赋》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明代初期士人在乱世中的隐逸情怀和文化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张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