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於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

只将琴鹤返梁园,告别匆匆莫赠言。
衣锦何须夸季子,买丝端合绣平原。
归时松菊犹三径,到处桑麻自一村。
潜水西风多落叶,临岐争忍举离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的作者,凌云翰,字彦翀,元末明初浙江仁和人。凌云翰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其作品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深情,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2. 诗歌原文:《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全文如下:
    祗将琴鹤返梁园,告别匆匆莫赠言。衣锦何须夸季子,买丝端合绣平原。归时松菊犹三径,到处桑麻自一村。潜水西风多落叶,临岐争忍举离樽。
  3. 诗句解析
  • “祗将琴鹤返梁园”:意味着他像古代隐士一样,携带琴与鹤回到故乡的庭院中。
  • “告别匆匆莫赠言”: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时的不舍与匆忙,同时劝勉对方无需多言,因为离别之情已深。
  • “衣锦何须夸季子”:意指即便穿着华丽的衣服也不必过分炫耀,因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表面的华美,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智慧。
  • “买丝端合绣平原”:比喻用丝制作衣服,应该选择质地优良的材料,就像在广阔的平原上绣出精美的图案一样,需要精心挑选材料和技术。
  • “归时松菊犹三径,到处桑麻自一村”:描述了归乡之后的景象,虽然家乡可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只要心中有爱、有希望,依旧能找到归属感。
  • “潜水西风多落叶,临岐争忍举离樽”:描绘了秋天西风中的落叶景象,以及面对分别时的不舍,让人忍不住要举起酒樽来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
  1. 文化意义
  • 隐逸情怀:《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的归乡之路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的思想,即追求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境界。
  • 自然意象: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潜水西风多落叶”,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之美,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人文关怀:诗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劝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凌云翰的诗作语言优美,充满了音乐性,读来如同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境深远:整首诗的意境深远,不仅仅是表面的离别,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送于潜赵县承彦礼归河南》不仅是一篇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