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养性画

长虹如瀑蛎如山,万竹深藏屋数间。
夜半秋声最堪听,抱琴来此不须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沈养性画》是元末明初凌云翰的作品,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古诗。凌云翰,字彦翀,浙江仁和人,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他于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因事被谪南荒,有《柘轩集》传世。

凌云翰在《沈养性画》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诗句“长虹如瀑蛎如山,万竹深藏屋数间。”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秋夜的景象:一条长虹横贯天际,山峦叠嶂;竹林深处透出几户人家,宁静而又神秘。这种自然与人事的和谐共存,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的宁静追求。

《沈养性画》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歌,更是凌云翰内心世界的写照。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深感悟,以及对自由、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沈养性画》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凌云翰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