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机图

慈亲教子意何如,直至三迁始定居。
一自寒机初断后,经纶都在七篇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母断机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孝道思想的重要篇章。下面将详细介绍孟母断机图:

  1. 作品概述
  • 作者生平:凌云翰,字彦翀,元末明初时期浙江仁和人。凌云翰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曾因事被谪南荒,著有《柘轩集》。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元末明初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文化复兴的时代。此时的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对文学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 文化背景: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受到高度重视,孝顺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同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也被广泛传颂,成为文人墨客创作素材的来源。
  1. 作品原文
  • 诗句原文:《孟母断机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为:“慈亲教子意何如,直至三迁始定居。一自寒机初断后,经纶都在七篇书。”
  1. 艺术特色
  • 人物刻画:画面下方描绘了孟母断机教子的情景。在图的中心位置,孟母侧身立于织机边,左手指机,右手执刀,似在训教;右下方,孟轲面朝母亲弓身拱手、毕恭毕敬地站立,那神情专注的样子,未脱顽童天真稚气,表现出对母亲极其恭顺。
  1. 象征意义
  • 孝道传承:孟母断机图通过孟母断机的故事,传达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体现,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孝道。
  • 教育启示:此幅画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重视。孟轲对母亲的恭顺态度,体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1. 后世影响
  • 文学作品:孟母断机图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佳作。其优美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使得这幅画成为了研究古代绘画和文学结合的重要资料。
  • 文化传播:由于该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它在历史上被多次复制和传播,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孟母断机图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通过简单的情节展现了深刻的道德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和绘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