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举桃花二首碧桃

花开记得涌金池,一片枝头不受吹。
十万人家春似海,瑶笙谁向月中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钱舜举画碧桃》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明代的徐渭,字文清,号天池、青藤,浙江山阴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诗文书画皆工,而且才华横溢,其书画创作更是独树一帜,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徐渭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政治风波和人生困顿中展现出了不凡的艺术才华与坚韧的性格。

  2. 诗歌原文:片素生烟古色浓,碧桃花树劈春风。吹箫仙子今何在,正好骑鸾向此中。

  3. 诗意解析: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碧桃花树及其背后可能的历史传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及对过往人物的追忆。”片素生烟古色浓”,形容碧桃花树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显得格外古朴而深沉; “碧桃花树劈春风”,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盛开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吹箫仙子今何在”一句,既可能是在感叹历史人物的消逝,也可能是在感慨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最后“正好骑鸾向此中”,则带有一种超俗脱俗之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4. 文化影响:这首诗不仅是徐渭个人艺术创作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共同追求。通过对碧桃花的形象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题钱舜举画碧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融合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时代特色,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追求,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以及文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