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轩为海日张侯赋

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
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
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
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
海昌之地亘百里,斯民父母非侯谁。
民之望侯如望月,高悬一鉴分妍媸。
公馀燕坐此轩下,中夜矫首空驰思。
琼楼玉宇在天上,安得酹入黄金卮。
霓裳不及彩衣舞,凭轩谩忆趋庭时。
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
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
一轩虽小关孝治,此理亦自良心推。
永锡尔类思不匮,谓子不信徵诸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轩为海日张侯赋》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意义:

  1. 诗歌原文与解析:诗的原文如下:“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海昌之地亘百里,斯民父母非侯谁。民之望侯如望月,高悬一鉴分妍媸。公馀燕坐此轩下,中夜矫首空驰思。琼楼玉宇在天上,安得酹入黄金卮。霓裳不及彩衣舞,凭轩谩忆趋庭时。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
  • 开篇意境:诗歌开头“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描绘了月光悄然降临的静谧氛围,暗示张侯的品性如同明月般不为人知却始终存在。
  • 内心寄托:通过诗句“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表达了对张侯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他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 历史记忆与现实情感:“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展现了诗人对张侯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 象征意义:“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政治上的变迁与无奈,暗喻张侯虽身处乱世,却能坚守初心。
  • 理想化描述:“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统治者的向往,希望张侯能够成为这样的领导者。
  • 情感投射:“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揭示了诗人对张侯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民众的依靠,是真正的英雄。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凌云翰,字彦翀,元末明初人,浙江仁和人。他博览群籍,工于诗文,曾举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因事获罪被谪南荒。有《柘轩集》传世。

  2. 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月轩为海日张侯赋》以其精炼的文字、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象征手法,展示了元末明初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

《月轩为海日张侯赋》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作为元末明初的杰出作品之一,它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