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斋诗

九日为旭,羿不能射。
荒唐之言,孰有知者。
旭日始旦,出日东方。
君子昭德,如彼朝阳。
以诚而倾,类葵与藿。
日入日出,我息我作。
惟刘氏子,志于高明。
爰有斋居,以旭自名。
日新又新,用之曷匮。
其休以德,其拙以伪。
我作此诗,惟明自资。
孰传草圣,为汝书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旭斋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所作的一首四言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艺术特色和作者生平:

  1. 诗歌内容与主题
  • 自然现象的寓意:诗中开篇“九日为旭,羿不能射”,借用后羿射日的神话,表达对旭日的独特见解,暗示即使神话中的英雄也无法阻挡新生的太阳,寓意时间的不可逆和自然规律的必然。
  • 君子品德的比喻:诗通过描述君子昭德如朝阳,以及用诚而倾类葵与藿等意象,来比喻人的品德修养需要像朝阳一样明亮,并强调真诚与伪拙的区别。
  1. 艺术风格和手法
  • 象征和隐喻的使用:在《旭斋诗》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含义丰富而深刻。例如,“惟刘氏子,志于高明”一句,不仅描述了个人志向,也象征着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
  • 简洁有力的语言:凌云翰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每个句子都充满了力量,体现了其作为诗人的语言天赋。
  1. 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凌云翰的生平与成就:凌云翰,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他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因事被谪南荒。他的这种经历使他的诗歌带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 作品的流传:《旭斋诗》不仅是凌云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元朝文学的重要文献。缪旭照在其著作《旭斋吟草续集》中收录了许多关于这首四言诗的研究和解读,进一步推动了对其艺术价值的认识。

《旭斋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