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目空花,纷纷尽、如绳缄缚。软红尘堆里汨没,认为真乐。二陆来时忘后患,两疏见处谁先着。正梦魂、随蚁到槐安,何时觉。
兴废事,曾着莫。繁华盛,还销落。更不须人劝,自宜斟酌。古镜磨开尘外境,隋珠枉弹檐头雀。待悟时、回首进前程,蓬莱约。
满江红 · 慢勉刘主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慢勉刘主簿’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切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感慨。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文学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展现了他对时代的强烈反响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满江红·慢勉刘主簿”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人的深厚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通过对词中内容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处的时代特征。
词的开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生动表达了辛弃疾面对困境时的愤怒与不平。这种情感贯穿全词,成为其主题之一。接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辛弃疾提出了对历史上著名英雄的疑问,暗含对当时英雄人物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对自己无法超越这些历史人物的遗憾。这一部分表达了辛弃疾对于理想中的领袖人物的渴望以及他自身的挫败感。
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审美观和超然物外的态度。他将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以山水为伴,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最后,词的结尾“可怜白发生”则表达了辛弃疾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伤。
‘满江红·慢勉刘主簿’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也是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思想情感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辛弃疾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